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 全面加强青年法治人才培养

发布时间:2023-05-09

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规划纲要(20232027年)》提出,教育引导青年一代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今年2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提出,提高法治人才培养质量,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研究,提升法学研究能力和水平,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这为深入开展法治人才培养,尤其是培养造就更多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强烈家国情怀、扎实法学根底的青年法治人才提供方向指引。

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在青年法治人才培养中的指导地位。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需要更多法治人才,尤其是青年法治人才。青年法治人才不仅是全面依法治国的直接参与者和推动者,更肩负着法治中国的未来。因此,全面加强青年法治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全面依法治国的推进,要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特别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人才培养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培养造就更多德法兼修的新时代青年法治人才。

坚定不移地加强青年法治人才的理想信念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历史任务,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培养大批高素质法治人才。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就是要求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青年法治人才培养的首位,不仅要提高青年人才的法学专业素养,更要注重思想道德素养的提升。广大法学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为学生授业解惑、传授专业基础知识,更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各种社会现象,正确理解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培养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坚定信仰。当前,培养法治青年人才一定要确保坚定的政治信念和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立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明法笃行。要坚定不移地开展法治信仰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人才培养全过程,着力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

培养青年法治人才的家国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走对路。如果路走错了,南辕北辙了,那再提什么要求和举措也都没有意义了。”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为全面依法治国和法治中国建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其核心就是要立足中国国情和法治建设现状,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培养青年法治人才的家国情怀,不仅要求青年法律工作者客观了解我国的国情和法治现状,更要坚持正确的法律职业观,强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认同感。培养青年法治人才的家国情怀,要坚持正确的法治人才培养理念,科学定位青年法治人才培养目标,聚焦行业需求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坚持全球视野和中国特色。

扎实提高青年法治人才法学根底。新时代的青年法治人才,不仅应当坚定法治信仰,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更应当具有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和熟练的法律执业技能。作为社会主义法治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等法学院校一定要坚持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扎实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法学研究和法治人才培养全过程,努力推进青年法治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提升青年法治人才培养质量。要系统性促进法学学科的整体水平提升;要加强青年法治人才培养基础平台建设;要进一步打破高校与实务部门的壁垒,深度开展青年法治人才协同育人工作;要进一步深化法学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探索新时代法治人才培养新理念新方法新路径。

(作者系陕西省法学会副会长、西北大学法学院教授)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陈力成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