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金水,1903 年出生于德庆县高良洞表村一个贫苦的家民家庭,自幼丧父,母子相依为命。
为了寻求生活出路,他10 多岁便离开了慈爱的母亲,到广西梧州皮鞋行业当学徒,饱尝学徒生活的艰辛。16 岁学徒期满后就独立操作工艺,获得技术上的自由和经济上的自给。他中等身材,衣着整洁,潇洒大方,特别善于联系群众,喜欢交朋结友。在鞋业当学徒时,就与一班学徒专心学艺。每当别的学徒有病,他就发动大家捐资,帮助治病,还为病人顶工,深得鞋业工人的拥护。他每年清明节回乡扫墓,常和乡亲叔婶们促膝谈心。遇到乡亲有困难,便将自己微少的工资给予资助。他总是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乐意助人,从而深得群众的赞许。
1924 年,在第一次国共合作形势的影响下,华南地区的工人运动广泛兴起,梧州的工人运动也蓬勃发展。当时梧州市皮鞋业已有 300 多工人,在李炎荣、朱流、郭金水、关香池、何任等人倡议下准备成立工会组织。郭金水以极大的热情,积极做好筹备组织工作。同年春,梧州革履工会正式成立。工人们推举李炎荣为委员长,郭金水为执委。
1925 年 10 月,在中共广东区委的领导下,中共梧州支部成立。从此,革履工会在共产党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人运动。1926 年春,郭金水与革履工会的工人,积极投入到罢工周活动,从精神和物质上支援省港大罢工。还经常与工会委员长李炎荣、工会委员朱流碰头开会,研究对策,揭露资本家克扣工人工资和增加劳动工时等剥削罪行。在革履工会的支持下,工人们向资方提出了要建立劳动工资制度及 8 小时工作制。由于工人人多势大,资方不得不接受这些要求,斗争终于取得胜利。
郭金水在一系列的斗争中,经受了考验,增长了才干,政治觉悟迅速提高,很快锻炼成为工人运动的骨干。1927 年初,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他工作更加积极,方向更加明确。1927 年 4 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大批工人领袖被捕,共产党组织遭受严重破坏。在白色恐怖笼罩着大地的严峻形势下,郭金水出任革履工会委员长,开展秘密活动。 1928 年 6 月 1 日,郭金水参加了中共广西特委在贵县召开的扩大会议。会议决定健全党的领导机关,深入开展工农运动。会议期间,郭金水被选为中共广西特委常委。会后,郭金水回到梧州,积极发展党的组织。他根据特委指示,把梧州临时市委和临时县委改组为市委,郭金水任市委书记。同年 7 月,特委派郭金水与工人伍木林、何任和知识分子区桂祥等同志,到香港参加广东省委开办的训练班,学习政治理论和秘密工作方法。 9 月下旬,根据党中央指示,中共广西特委召开扩大会议,将广西特委改组成临时省委,郭金水为临时省委委员。
在尖锐的革命斗争中,郭金水表现了坚定的斗争立场,运用了灵活机智的工作方法。在召开党团会议时,经常变换会议的时间、地点,使敌人摸不着,找不到。郭金水扎根于群众之中,深受群众的爱戴,获得了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1928 年 10 月中旬,设在梧州的中共广西省临委机关遭到敌人破坏。谭景韶、李秀农等领导人当场被捕。郭金水在牛皮巷的住所也被梧州警察局派人严密监视。次日清晨,郭金水刚出门,就被蜂拥而上的敌人逮捕。不久,他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在赴刑场途中,郭金水不断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打倒反动派”等口号。他那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沿途群众见了无不为之感动。郭金水牺牲时年仅 25 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