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一柱,又名梁拔豪,笔名梁缥渺。1901 年出生于怀集县附城乡棹秀村的一个书香家庭。父亲为私塾教师,是县内颇有名气的秀才。家中设有一小书室,收蒙童 10 余人,梁一柱从小在这书室与其他同学一起受启蒙,接受“四书五经”、诗词歌赋等教育达 10 多年。
梁一柱从小聪颖好学,在考进怀集县立中学第三班读书后,更加刻苦学习,手不释卷,每年考试,成绩皆名列前茅。在学期间,品学兼优,尤以文学见长,擅长写短篇小说,经常投稿到上海版的《学生杂志》,发表有《小浪花的勇敢》、《鸡的故事》、《鹰》、《工作之后》、《归来的燕子和失去的伴侣》等文学作品,深得同学和教师的赞赏。五四运动爆发后,学校成立学生会。梁一柱等以学生会的名义宣传演说,示威游行,并把城内各商店的日、英等国的洋货清理烧毁。同时,带领同学把洞鹤庙的菩萨及城内四周的“土主公”付之一炬,以实际行动响应北京学生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1924 年,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广州成为全国革命的中心。当时,正在厦门大学读书的邓拔奇受革命思想影响,中止了学业,邀约好友梁一柱等怀集青年到广州参加革命活动。梁一柱与邓拔奇一起组织了“怀集留穗同学会”,出版《怀集青年》油印刊物,秘密带回怀集,给家乡青年阅读,使家乡青年了解革命形势,激发他们的阶级感情。他们在《告怀集青年书》中指出:在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反动统治下的怀集,工人没工做,农民没地耕,青年没书读,是大雾沉沉的黑暗社会。号召青年赶快觉醒,投身改造旧世界的革命运动,当革命的先锋。粱一柱在广州积极参加了各种革命活动,迫切要求进步,思想觉悟有显著的提高。1926 年 3 月,他进入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该讲习所由广西农民部部长陈协五(后由俞作柏)兼任所长,中共党员陈勉恕、张胆、宁培瑛、潘邦郭和国民党左派人士雷天壮、黄家直等曾在该所授课,教学内容及学习方法与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基本相同。在学期间,梁一柱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 年下半年,邓拔奇与廖梦樵在广西梧州建立中共广西地委后,为配合西江地区的武装暴动,指派梁一柱从南宁回怀集筹建新的党组织。梁一柱回怀后,利用关系取得怀集中学教师职位,在校任国文教师兼童子军教练。他遵照广西党组织的指示,以合法职业作掩护,开展秘密的革命活动,向学生灌输进步思想,介绍进步书刊,从师生中培养积极分子。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和培养,发展了邓卓奇、何定、曾烜昌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以他们为主组织读书会,秘密进行各种革命活动。
1928 年春,根据中共广西特委的指示,建立了中共怀集县委员会,梁一柱任县委书记。这是怀集县第一个全县性的党组织,县委成立后,他与其他同志积极领导怀集东区、南区的农民运动,开展打击当地土豪劣绅的斗争。同时,在县城先后组织了怀中“学校校工会”、“西洲扎运工会”和“怀城店员工会”等群众组织,促进了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为推动全县农民运动的发展,还秘密举办“农民运动夜谈讲习所”,成立“广西革命同志社怀集青年第三支部”等组织。通过这些组织,培养了农民骨干 40 余人,鼓舞了农民的革命斗志。
1927 年 10 月以后,国民党反动派“清党、清乡”的逆流殃及了怀集。县内反动当局和地方土豪劣绅互相勾结,他们对农会十分恼恨,诬陷农会为“匪”,派出大批军警和地主武装,借“清乡”为名,大肆捕杀农会骨干,强令解散农会,致使全县的农民运动遭受严重的破坏。梁一柱与怀集县共产党人面对反动逆流毫不动摇,他们及时指导全县各乡原有的农会转入秘密活动。他派共产党员何定返回连麦增田埠村,串连何尔少等人组织了“麦乌堡农民协会”;曾烜昌回岗坪组织“曾村农民协会”;梁钟琛回梁村发动农民成立“永攸村农会小组”,使县内各乡的农会有了新的发展,继续以各种形式发动农民与封建地主作坚决的斗争。
1928 年下半年,国民党广西当局加紧“清党”,反动势力更加猖獗,白色恐怖笼罩城乡。中共广西特委为更好地指导各地党员活动,在广西梧州市大同路设立“春葩书店”,作为党的秘密联络站。梁一柱派何定到该店工作,负责特委与怀集党组织之间的联系。年底,该书店遭敌人破坏,何定被捕。敌人在搜查书店时,发现有梁一柱的书信,即派特务郭文田来怀追踪侦查,打听梁一柱的行踪。
1929 年初,梁一柱在县城不幸被捕,送到梧州监狱关押。敌人施尽各种卑劣手段,诱逼梁一柱供出党的秘密,说:“只要你讲出谁是共产党,你就有大官做。”梁一柱哈哈大笑,铿锵有力地回答:“共产党就在眼前,我能当大官,首先是枪毙你们这几只哈巴狗!”
同年 3月,梁一柱与何定同时在广西梧州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牺牲时年仅 28 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