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距离我院新疆培养班学员来校刚好一周时间。这一周,对于来自万里之遥的新疆培训班同学来说,是充满憧憬的一周,是激情澎湃的一周,也是全新改变的一周。
一、广外艺迎来了新疆培养班新学员
11月21日晚8点30分,学院林红副院长的带领下,师生一行10人,三辆校车,驶进了广州火车站站台。迎接现场非常热闹,有来自省教育厅的李学明副厅长,还有来自兄弟院校的迎新队伍。所有的人都盯着火车到来的方向,眼神中充满期待。
终于,火车缓缓进站了,车厢里的新同学都站起来,车外的迎新队伍也跟着火车跑动起来。车停了,全体迎新人员迅速加入搬送行李的队伍,同学们带着行李全部上了校车,校巴载着心情激动的学员们向着学校进发。
随着校巴停靠在校园,校园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欢笑声。随后,学院党委李曲生书记带领学院各处室、中文系、学前系领导和学生一起帮学员们把行李搬进了新宿舍。等领完饭卡、吃过晚饭,已经是晚上11点多了。夜已深,学员们的心情却难以平静,陌生的环境,真诚的关爱,对未来的憧憬,理想就在这一夜重新起航。
二、熟悉环境
11月22日早上10点,新疆培养班的学员们心情特好,就像广州的天气格外晴朗,丽日蓝天。5天坐火车的劳累似乎没有影响到大家的状态。大家吃过早餐集中在校园,辅导员赵泓呈老师手拿扩音器,临时充当了学员们的导游。从广州的气候到广州的经济;到学院的历史追溯到学院的未来展望;从学员们的学习环境到学校的师资安排;从运动设施到医务室;从学习氛围到学员的未来,赵老师的幽默讲解,让学员们对学院,对广州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三、了解制度
学员的成长必须有制度的保障,学院的成功必须有制度为后盾。下午两点,学员们集中在美术二课室。首先,辅导员赵泓呈老师要求学员们注重团队合作,建立互助型团队;学员们要树立梦想,排除困扰,从广外艺起航;学员们要努力学习,培养特长,用最短的时间实现最大的进步。其后,领队何老师强调学员们要明白自己的角色,明白自己的任务,鼓励同学们用最好的成绩回报祖国、回报家乡、回报广外艺。最后,学生处处长张镜怀为学员们详细解读了新疆培养班学员管理的相关制度,鼓励同学们坚持理想和责任,为在校其他学生做出表率,从各方面严格规范自己,用两年时间全面提升自己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制度的学习,让同学们明白只有严格的管理才能构建优良班集体,才有成长的保障。
四、千里来相会
11月23日上午,学院心理咨询中心朱婵媚、林喜红、宋玎三位老师在燕岭校区体育馆二楼给新疆培养班的学员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适应训练课,主题为“千里朋友来相会”,林红副院长和学生处张镜怀处长亲临现场为学员们鼓劲。首先,林喜红老师在一首轻快的新疆歌曲《阿拉木汗》中,带领大家做起了拍手操,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接着,朱婵媚老师带领大家进行“找零钱”的活动。通过这个环节,让学员们领悟到团队中每个人都很重要。拓展活动的开展,让同学们以全新的方式进行了一次心灵的沟通,让远在他乡的学员们体验中团队的重要。
五、专业介绍与测试
11月23日下午、晚上和24日上午,学院分别对新疆培养班的学院进行了专业宣讲、中文基础测试和普通话测试,测试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更好地设计课程,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测试对于学员们心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让学员们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水平和存在问题,让学员们更加明确自己发展的方向。有压力,才有动力;有了解,才有理解;有梦想,就一定能实现,重要的是把握住每一个现在。
六、开学典礼
开学典礼是一种隆重的仪式,是新学员角色形成的标志。11月24日下午,我院在燕岭校区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新疆培养班开学典礼。来自新疆喀什地区的71名学员身穿民族节日盛装,兴高采烈地参加了开学典礼。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学明、广东省伊斯兰教协会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吐逊•古丽以及我院领导李曲生、曾用强、白平、林红出席了开学典礼。
曾用强院长在致辞中对新疆培养班学员表示欢迎,并承诺在生活上、教学上给予最大的支持,并向学员提出了努力实现学习方式重构、交往方式重构和学员身份重构等“三个重构”的希望。新疆培养班学员代表姑丽皮亚•艾山代表学员们发言,感谢国家、省和学院给予的机会,并承诺用实际的行动回报祖国、回报家乡。
开学典礼后,中文系、新疆培养班学员和学前系同学分别呈献了精彩的节目表演,博得大家的热烈掌声。隆重而感人的开学典礼,让学员们内心再次扬起奋进的号角,新的历程已经真正开始。
七、美丽的白云山之行
11月25日上午8点半,新疆培养班的学员们在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带领下,乘坐学院的校巴,开往广州八景之一----白云山风景区。
到了,到了,同学们的声音激动起来,“我们要照相”。 “广州太美了!”“广州真干净!”“广州的树真绿啊!”“广州的花好美啊!”同学们在感叹。学员们唯恐错过任何花草树木,“真想把这些全部拍下来,给家人观赏,广州好美”,学员们边感叹边抢拍镜头。“快点爬山,美景更在后面啦”,赵老师再催学员了,为了保证学员的安全,赵老师在队伍中最后一个爬上山。
美在花城,食在羊城。白云山不高,却留给学员们深刻的印象,一个字“美”。
八、在适应中成长,在成长中适应
11月25日下午,在燕岭校区美术二课室为新疆培训班学员举办了题为“在适应中成长,在成长中适应”专题讲座。学院医务室的医生为学员主要讲解了以下几个问题:一、新疆培训班学员怎样适应广州及广外艺新的学习环境;二、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治疗;三、在广外艺生活期间相关的就医指导。
在讲座中,医生以亲切,温和、通俗、生动的语言为远来的学员耐心的讲解了从遥远的新疆喀什伽师来到广州广外艺如何做好适应:更快适应的五个方法、七点忠告、四点建议。最后,医生专门针对常见的传染病进行详细的讲解。
讲座最后,医生与学员专门针对一些健康的问题进行了交流,气氛活泼、热烈,学员们都深感讲座非常及时,避免因为不适应而随时可能出现的健康问题。
九、军训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员们的纪律意识和团体观念,学院决定为新疆培养班学院进行了一天半的军训。军训期间,学院领导林红副院长和学生处张镜怀处长一直密切关注学员们的身体情况,对生病的同学给予及时的关心。
11月26日早上8点开始,到11月27日早上11点半,新疆培养班的学员们进行了军操训练,进行了内务标准检查。学员们在军训中,学练军姿、唱军歌、整内务,军训的强度较大,有些学员强忍着泪水,坚持到最后一刻。有的学员水土不服出现呕吐发烧等现象,被送往医院。在最后的内务检查中,林红副院长和学生处处长张镜怀、辅导员、班主任、教官一同评选出最佳宿舍,并提出了宿舍管理和学生内务评比的标准。
军训结束,意味着新的身体素质训练的开始。辅导员与班主任共同协商并上报领导同意,每天早晨学生进行晨练,提出“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文化素质,打造教育精英”的口号。
十、加强沟通管理、完善服务品质
新疆培养班是我院人才培养的一次尝试,学员之间程度差别悬殊,在教学上、管理上、生活上都具有一定的难度。没有现成的经验借鉴,必须不断加强沟通、研讨。一周之内,学院领导召集各部门举行新疆培养班的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等会议若干次,比如,教学研讨会、饮食改善会、管理研讨会等。林红副院长还与新疆培养班领队和随队辅导员进行座谈,听取意见,布置工作,提出要求。
为了保证学员安全,辅导员与班主任每天课前、课中、课后都加强考勤,确保生病同学及时医治,并及时督促学员们抓紧学习和休息时间;为了保证同学们学习普通话的环境,辅导员和班主任要求,学员在公共场合必须讲普通话,同时每次活动后学员们都必须写活动总结和心得,并制定奖励制度;为了保证学习和活动的效果,辅导员和班主任在活动前深入同学们中进行调查,活动中及时观察,活动后及时总结。并不断制定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确保管理和服务不断地完善。
梦想是飞翔的翅膀,制度是成长的保障,加强沟通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为新疆培养班保驾护航。
(新疆培养班辅导员:赵泓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