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工快讯 > 正文

学院召开“专业技能节”建设研讨会

发布日期:2011-06-15    作者:     来源:     点击:

近年来,我院紧紧围绕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紧密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坚持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导向,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为核心,以促进学风建设为目的,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以“专业技能节”为抓手,以赛促练、以赛促学,营造浓厚的技能比拼的氛围,充分激发了同学们奋力拼搏的动力,形成了“系系依托专业办活动,人人参与竞赛促学风”的良好格局。

为进一步探索我院专业技能节建设的发展良策,6月7日下午,学院在五山校区203会议室召开“专业技能节”建设研讨会。各系党总支书记(副书记)、主任(副主任)、教务处工作人员代表、学生处工作人员、全体辅导员参加了本次研讨会。研讨会由学生处处长张镜怀主持。

学院团委书记胡晶君对目前我院校园文化活动的整体情况作了介绍,对各系专业技能节开展的总体现状作了分析。各系通过播放精美的PPT和图片,以专业技能节为主线,对本系的校园文化活动的亮点和经验进行了生动而又详细的介绍。

我院目前共有八个教学系,全日制在校学生7770人。各系根据自身的培养目标及专业特色,分别设立了“专业技能节”。每一个“专业技能节”均由系列专业相关活动组成,在每年的3到5月份举行。例如,外语系举行“英语节”,国际商务系举行“商务旅游技能节”,音乐系举行“志存乐心专业技能节”,美术系举行“美术节”,学前教育系举行“幼教技能节”,信息技术系举行“IT文化节”,中文系举行“秘书节”,舞蹈系举行“舞蹈专业技能节”。在浓厚的专业技能节氛围里,同学们在竞技台上锻炼和强化技能的同时,又充分享受到了成长和进步的快乐。

总的来说,可用三句话来概括我院专业技能节的开展情况——“紧贴专业,各有特色,初见成效”。

当然,当前我院专业技能节仍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例如:1. 技能节的参赛选手往往局限于本系,全院学生参与的效果较差,宣传和动员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2.专业教师参与程度不高或不均衡,大部分系的专业教师仅仅在决赛中担任评委,而在技能节开展的专业项目的制定和策划上,在参与比赛的学生的辅导上,在赛后的反思和总结上都缺乏参与;3.未能正确定位专业技能节性质,以及未能建立和健全专业技能节专业教师的角色定位和参与的相关制度;4.专业技能节与教学工作有待进一步结合,应根据学生在技能展示中表现的不足,及时地改进、完善或调整相应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教学方法等;5.各系专业技能活动异彩缤纷,但是专业水平与档次还存在提升的空间,应不断提高专业含金量。

对此,与会人员对进一步促进我院校园文化建设、提升专业技能节的实效性进行了研讨。张双靠、钟蔚、蒋清凤、孙克建、尹春洁、杨振兴、邓秋萍、谢志强、苏营周、李浩欣等系领导纷纷发言,提出了许多新的理念和措施:

1.不断创新学生的参与形式,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2.针对各系的特点,进一步完善专业教师参与专业技能活动的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让所有专业老师参与到专业技能活动中来,不断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专业水平,在活动中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指导,达到以赛促教的目的;3.针对高职院校的特点,充分发挥各系专业委员会的指导作用;4.在专业技能比赛中,应从促进其专业学习的角度去奖励获奖学生,例如音乐系给获奖学生颁发的是音乐会的门票或者琴房的优先选择权;5.校园专业技能比赛应与国家级、省级、市级等各类大学生专业技能比赛紧密挂钩,相互贯通,不断提高专业技能比赛的针对性和实效性;6. 专业技能活动应与专业课程教学深度融合,专业教师可根据学生在专业技能活动中的表现,及时调整和完善教学内容;7.在专业技能活动中有机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知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8.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想方设法邀请各领域的大师、专家来我院讲学,不断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深度和宽度。

接下来,学院将结合本次研讨会的讨论结果,进一步完善我院专业技能节建设机制,不断打造精品专业赛事,以校园文化活动为平台,促进学生学习成效的提高和专业课教学质量的提升。

(学生处 李躜雯/文图)

五山校区地址:广州市天河区瘦狗岭路463号                    燕岭校区地址:广州市天河区燕岭路495号

海珠校区地址:广州市新港中路艺苑南路29号                  龙洞校区地址:广州市天河区龙洞东路128号

天平架校区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平架兴华直街338号      花都校区地址: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山前大道福源水库19号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