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工快讯 > 正文

人文科技100讲第89讲:震撼的大地---日本大地震的启示

发布日期:2011-04-10    作者:     来源:     点击:

日本“311大地震”引发大海啸,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引发国人对地震灾害的强烈关注。而中国又是地震多发地区,我们应如何应对?为了引导我院学子正确认识地震, 4月7日晚上,由图书馆、学生处联合举办的2011年“世界读书日”活动暨我院人文科技100讲讲座之“震撼的大地---日本大地震的启示”成功开讲。

讲座由图书馆凌征强馆长主持,学生处张举正副处长、图书馆各部主任及相关老师出席了本次讲座,来自学院各系约220名同学聆听了本次讲座。

主讲人张少泉教授,是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现任北京减灾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地震局地震台网中心顾问、中国地震局干部培训中心顾问、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资深成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张少泉教授从公共安全、地震格局和日本危机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正确认识地震,保护自身和他人的安全。他通过详实的数据作依据,说明全球的8级地震百年来不断发生,近年全球发生地震的频率在正常水平内,地球尚属鼎盛时期,2012世界末日并不存在。他提出,地震预测预报尚需时日,地震预警预防切实可行。今年2月27日的智利8.8级大地震,就可以作为一种地震预警的正面教材。智利地震发生后,迅速及时的预警和全民动员,让智利减少了伤亡和损失。他还以“美国911靠右走”的“深圳火灾叠罗汉”分别为正反案例,提醒同学们在灾害面前应该保持秩序,互相关照,作整体逃生。最后,张教授总结说:“‘世界末日’不会到来 ,‘防灾减灾’切实可行,地震频发显示地球活力,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

最后,张举正副处长作总结发言,他感谢张少泉教授精彩的讲座,要求在座同学们学习张教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积极的学术钻研精神,努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诚实的求学作风。同时,以科学的态度来认识地震面对灾害,增强公共安全意识,以更加平稳的心态、饱满的精神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

(图书馆:赵俊颜/图文)

五山校区地址:广州市天河区瘦狗岭路463号                    燕岭校区地址:广州市天河区燕岭路495号

海珠校区地址:广州市新港中路艺苑南路29号                  龙洞校区地址:广州市天河区龙洞东路128号

天平架校区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平架兴华直街338号      花都校区地址: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山前大道福源水库19号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