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工快讯 > 正文

“感恩教育”系列报道一:我院举行“感恩教育”论坛暨励志社成立大会

发布日期:2010-04-26    作者:     来源:     点击:

4月25日晚7:00,学院在燕岭校区阶梯三举行“感恩教育”论坛暨励志社成立大会。全体辅导员、学生处的工作人员以及近600名的学生参加了大会。

学生处副处长、团委书记胡晶君为励志社成立致辞,宣布我院励志社成立。励志社学生干部代表郑达君在会上作了发言,对励志社的机构设置、基本宗旨和基本任务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感恩教育”论坛以访谈的形式进行。出席当晚访谈的五位嘉宾是:郑荣、崔丽霞、陈丽冰三位优秀校友和温慧玲、彭丹俏两位在校学生。三位校友均出自寒门,在校期间曾多次受到学院的资助。郑荣于2007年毕业于我院美术系(成教),在入读我院之前,她于2003年便毅然辞去东莞一家待遇优渥的设计公司的工作,前往终年贫瘠干旱的韶关乐昌市石灰岩地区沙坪镇,做了一名薪酬只有300元的代课老师;2009届毕业生崔丽霞曾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参加了2009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服务于广西贺州市八步区,服务结束后,她回到了广州继续延续她的志愿服务之路,成为番禺区的一名社工。同样是2009届毕业生的陈丽冰则选择了参加“三支一扶”,成为化州七中的一名人民教师,在艰苦的教学环境下开始了任教生涯。

结合一张张朴实真切却震撼人心的照片,三位校友讲起自己艰辛的支教、服务经历,听众无不动容。从当初做出决定到努力争取家人的支持,从最初到服务单位时的巨大心理落差到适应并且喜欢上自己的工作,从踏出第一步时的犹豫到人生目标清晰后的坚定,她们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美丽却痛苦的转身。然而,支撑她们奋力前进的坚定信念只有一个——感恩。她们无时不刻铭记着,当初自己在最困难的时候,党和国家、学校向她们伸出了援助之手,帮助她们顺利完成了学业。“滴水之恩,报以涌泉。”心怀感恩的她们为了回报国家、回报社会,不顾环境的艰难困苦,不计较个人得失,一次又一次地把橄榄枝伸给有需要帮助的人们。在讲述这些过往时,她们脸上洋溢着的是幸福和欣慰的笑容,话语间流露的是成长的自信与得到尊重和认可的自豪。两位还在校求学的嘉宾亦是畅谈入学以来自己在逆境中奋进,心怀感恩努力回报社会的成长经历。嘉宾们的发言语言质朴、激情飞扬、感人肺腑,会场气氛热烈,掌声如雷。

论坛反映热烈,到会的同学们感动之余深有感触: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却可以选择自己的命运;我们要靠双手去创造幸福,要靠智慧去体现人生价值。他们纷纷表示对几位杰出的师姐感到骄傲和敬佩,今后将以师姐们为榜样,努力做到时时感恩、事事感恩,处处不忘感恩,点燃感恩之情,照亮自己的人生。

据悉,外语系英语教育2009级12班听完论坛后,回到宿舍马上自发捐物,并准备成立班级基金会,对口支援郑荣校友所在小学的贫困学生。

(学生处李躜雯文/图)

 

五山校区地址:广州市天河区瘦狗岭路463号                    燕岭校区地址:广州市天河区燕岭路495号

海珠校区地址:广州市新港中路艺苑南路29号                  龙洞校区地址:广州市天河区龙洞东路128号

天平架校区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平架兴华直街338号      花都校区地址: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山前大道福源水库19号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