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工快讯 > 正文

弘扬学生工作主旋律,树立学生工作新形象

发布日期:2008-12-17    作者:     来源:     点击: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而在全球化与信息化的当代,“酒香”也怕“巷子深”。为及时宣传我院学生工作经验,充分弘扬我院学生工作主旋律,树立我院学生工作新形象,学生处在学院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求真务实、锐意创新,通过多方渠道积极加强和改进学生工作的对外宣传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利用网络平台,构筑学生工作宣传橱窗为了进一步推动我院学生工作信息化建设,我院学生处充分发挥全体职工的创新能力,将学生处及其各科室网站成功改版,经过2008年上半年的试运行,这个学期已经开始正式运行。与相对静态的旧网站相比,新网站设计规划更加动态、更加合理,页面更加简洁大方,整体视角效果更能体现广外艺特色,网络整体结构更为合理,栏目设置条理更清晰。新增了“主题教育”、“办事指南”等栏目,内容更贴近学生实际。进一步加强和促进了学院与学生之间、学院与外界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二、改版《学工通讯》,打造学生工作宣传名片

为进一步提高我院学生工作的宣传力度,自2007年12月起,《学生工作简报》全面改版为《学生工作通讯》,出版形式由“简报”改为“期刊”。内容设置上更加清晰明确、丰富细致,更符合学生的需求。比如“工作研究”栏目的内容对我院当下学生工作的经验进行了及时的总结,“外艺之星”、“自强之路”、“就业之路”等栏目的内容则对我院当下综合表现比较优秀或就业比较好的优秀学生的成功经历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封面设计简洁素雅、大方大气的风格让人眼前一亮。《学生工作通讯》付印数量已由第一期的500份增至目前的1000份,广大师生对之的关注度愈来愈高。《学生工作通讯》的成功改版,不但加强了学生处与学院内部各方之间的交流,还促进了我院与其它高校的经验交流、学习和借鉴。在与其它兄弟院校的交流中,《学生工作通讯》凭其特色得到了同行们的肯定。

 

三、提炼特色经验,铺就学生工作宣传道路

一直以来,我院学生工作者在创新工作的同时,还善于凝练特色、总结经验,敢于把握机遇,大力宣传我院学生工作经验。今年,我院学前教育系党总支刘恬副书记于4月1日参加广东省第二十三期思想政治教育骨干培训,结合我院学前教育系学生的特点介绍了该系学风建设的经验;学生处梁祖菲处长于5月11日参加广东省高校第二十四期高校学生处长高级研修班,介绍了我院学生工作的特色、辅导员队伍建设以及破解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低难题的做法。两位老师的经验介绍获得与会同行的高度评价。11月11日,广东卫视珠江频道“今日关注”节目组就当前高校如何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采访了学生处梁祖菲处长及我院部分学生。在积极配合电视台采访的过程中,梁处长详细介绍了我院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全方位科学指导学生就业,积极开拓多方渠道促进学生就业的亮点做法。通过这些宣传,我院在同行中和社会上的知名度得以较大的提高。

 

四、创新工作理念,树立就业工作“品牌”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学以来,学生处就业办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完善工作机制、突破就业“瓶颈”,树立起多项就业工作“品牌”。例如,像“优秀校友论坛”、“个人成长沙龙”及“就业技能系列比赛”等品牌如今已网上扬名。在精心打造就业“品牌”的同时,学生处还积极对外宣传这些“品牌”。例如,热情邀请《广东省大学生就业指引报》的记者参加并指导我院“优秀校友论坛”系列活动,积极主动为《广东省大学生就业指导引报》与“大学生就业在线”等媒体供稿。十月份以来,大学生就业在线上发布我院就业教育及相关活动新闻5篇,《广东省大学生就业指引报》第103期图文并茂报道了“优秀校友论坛”系列活动。在校内外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树立了我院就业工作的良好形象。

上述工作的开展,使我院学生工作得到很好的宣传,学院的影响也得以扩大。学生处的全体职工将坚定信心,扎实苦干,以锐意创新的精神不断开创学生工作新局面,同时,加大学生工作宣传力度,提高学生工作的软实力,为构建和谐校园营造良好氛围,为推进学院各项事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五山校区地址:广州市天河区瘦狗岭路463号                    燕岭校区地址:广州市天河区燕岭路495号

海珠校区地址:广州市新港中路艺苑南路29号                  龙洞校区地址:广州市天河区龙洞东路128号

天平架校区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平架兴华直街338号      花都校区地址: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山前大道福源水库19号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