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政在线课程创新路径探析

作者:罗光晔 时间:2022-06-16 点击数: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政在线课程创新路径探析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产生,“大数据”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09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大数据已经全面渗透到生活及工作的各个层面。海量数据信息及加工处理技术,使人类得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更高效地处理传统上需要大量人力才能处理的工作。大数据背景下的教育领域也随之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校作为领头羊必将进行深刻的课程革命。

通过对疫情期间学生进行在线思政课调查,发现从学生的角度对教学环节设置、教学内容使用、课程评价和课程思政建设等方面进行审视和评价,各方面数据过半满意度较高[1]。由此可见,相对于传统思政课堂教学,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教学效果有普遍优势。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第一,掌握大数据信息处理能力的思政教师可以更好结合实际需要,通过在线或课堂问卷等手段遴选并制定更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计划;第二,面对庞杂的大数据,思政教师需提高数据分析处理能力,以去伪存真提取最能体现思政内核精神的案例素材,从而彰显大数据的功效。第三,在数据获取过程中,思政教师能跟进时代发展潮流,贴近高校学生生活,能从更为理性的思维视角采用开放式、多元化的途径提高学生的思政核心素养。

一、高校思政在线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校方对在线课程的监管不到位

目前国内在线思政课的形式包括了随堂模式和自主模式,二者功能不同。在校生多使用随堂模式,供学分制的学生在具体学期内使用在线平台自主学习;其他生源(如函授、电大、网络大学等)也是采用在线平台自主学习模式[2]。由于授课模式形式多样,包括视频观看、在线讨论、在线测验、在线作业、期末考试等,教学素材和参考资料繁杂,考核方式多为形成性考核,加大校方管理的难度。许多高校对疫情期在线课程的监管,基本依靠教师提交的资料,由于同一时期开设的在线课程太多,根本无法逐一检查所有信息和资料。因此,在线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依然靠期末的学生评教结果作为依据。众所周知,学生期末对教师的打分评教的科学性向来是颇具争议的,此举也不符合形成评价方法的考核。

每个高校教务处关于教学质量监控所采用的方式不同,有些通过督导组用抽查的方式进行在线听课,有些通过组织学生信息员了解反馈信息及抽查线上课程资料的方式。总的来说,在线思政课程在教学质量监控方面不够全面,教学过程监控也缺乏对应的量化标准。从部分教务质量监管部门反馈的信息来看,目前还没有哪种特别行之有效的监控方法。无论抽查听课还是抽查信息资料,先不说抽查样本的大小,从结果来看也是良莠不齐。如何通过校方有效的管理促进在线思政课程教学效果,目前也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二)思政师资数据处理能力不足

在线思政课程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很多,备课充分并掌握信息处理技术的教师和疲于应付的教师比例都差不多,原因可归结于疫情的突发,平台技术培训和技术支撑未能到位;也部分原因是任课教师有畏难情绪,直面大数据时代并利用在线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意识和决心匮乏。教师对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主要存在两个困难:其一是技术上的困难。平台的基本操作对教师而言,虽然能勉强进行,但其他数据(如视频、课程论坛、电子档案、试题库等)的处理讨论和评价工具等都未能熟练运用。许多思政课教师反映,由于没有专门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原本网络信息技术能力就缺乏,网络工具的使用不熟练,增加备课难度,大量时间消耗在数据处理上,效果还不尽人意。其二是在线思政课程设计困难。疫情期间,思政教师借助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课堂教学,却对网络平台上课程的各功能定位和设计不清晰,如每节课的录课视频格式、时长、在线讨论、在线测试等没有统一标准,所有章节没有标准的教学模块缺乏连贯性的网络课程设计会导致学生体验的满意度降低。

(三)网络教学平台技术支持欠缺

从目前高校思政在线课程的信息技术方面来看,多数学校由于经费问题,信息技术的软硬件条件都还比较落后。许多平台老旧,更新及技术支持都欠缺,无法与时俱进兼容使用大数据,这样会导致教师辛苦搜集的素材无法嵌入到平台的教学模块中,使新时代的大数据得到有效的运用。

一门优秀的在线思政课程,不能仅依靠教材及教师的录课视频,更应该吸取新闻素材、纪录片、经典著作甚至多种自媒体的优秀影视作品等材料。大数据时期的学生更容易受直观、新奇的信息所吸引,光靠旧平台上有限的功能难以实现大数据背景下的教学素材更新。

(四)学生在线学习态度不佳

通过对武汉某高职院校的4715位同学进行突发疫情下思政课学习情况调查,结果仅有30%的学生对在线思政课的学习效果自我评价为非常好[2]。这些数据说明当前线上思政课教学的学习效果还不够理想,有接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存在边听课边做自己的事或干脆玩自己的不听课的现象。截止至2021年6月,我国网名规模达到10.1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1.6%。十亿用户接入互联网,形成全球最庞大、生机勃勃的数字社会[4]。当碎片化的阅读、娱乐占据大学生的主要上网时长的时候,很难保证在线思政课程所传递的信息能深入人心。当前大学生意识形态已经面临风险的挑战,疫情期间在线思政课堂若不能处理好师生的情感互通,学生的学习热情甚至会比不上传统课程,这对完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任务就会大打折扣,所以创新思政在线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在线思政课创新教学模式的构建途径

(一)完善评价管理机制,规范在线思政课堂质量监控

构建在线思政课的创新教学模式,应建立一整套完整的协同合作机制,但迫于现实形势,多数高校仍缺乏相应政策和配套措施,使某些优秀、先进的在线课程模式无法得到推广。另外一些效果较差的模式又因为监管疏忽没能及时改善,为满足在线思政课创新教学改革的实际需求,当务之急是建立一套完善的评价管理机制,规范在线思政课堂质量监控。

首先,完善评价的顶层设计。现阶段高校的在线思政课,要想提高教学效果,必须利用好大数据所带来的便利,通过利用各种平台数据,规范并完善评价管理机制。思政课要创新网络教学模式,需依赖管理层对课程进行合理设计和规划,以学生实际需求为制定方针,再以线上+线下混合形成性评价方式,对师生双方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

其次,设定质量标准及考核。在线思政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学习反馈等方面,每个模块都应有较为统一的严格质量标准,考核内容比例协调、均衡。使得在线思政课程与传统课堂的质量标准同质相近、标准相通,学生课程学分的获取与在线考勤、在线课堂表现、在线作业、在线测验、实践考核作品等挂钩,在课程设置之初需明确作出规定,这样便于对各个环节全面、具体的监控。

最后,制定同行评价和信息反馈机制,进行在线思政课堂质量监控。管理层可采用审议的项目管理方法,通过召集校内校外同行调研的方式,集思广益,对在线思政教材、先进在线教学技术、在线教学评价等通过审议提出最优方案。建立同行检查评估制度,每半年或每学期进行质量抽查,采用评优及一对一辅助落后的方法提高整个学校在线思政课程的整体水平。也可通过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及平台发放问卷表的形式,收集学生的意见,不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在线课程体验,以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高教学质量。在质量管理与监控过程中,应注意目标与过程、质量评价与质量监控有机结合起来,以服务、促进教育质量管理导向消除教师的心理抵触及障碍,体现赋权增能、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二)加强师资能力培训,提高思政教师数据处理能力

构建有效的在线思政课教学模式,基本条件之一是师资力量。一门受欢迎的在线思政课程最终还是得落实到任课教师身上,因此思政教师能否利用信息技术及多媒体是构建在线创新课程的先决条件。总的来说,教师需具备三种能力,一是信息处理、制作微课的能力;二是优化设计教学过程的能力;三是组织教学步骤和流程的能力。这三种能力有别于传统课堂教学能力,以前教师只需考虑怎样讲好教好教材,如今教师还需考虑怎样引导学生用好平台的问题。针对这三种能力的在线思政课程师资培训,高校应提供信息技术处理培训、系统优化教学设计培训以及在线教学平台模块功能培训。

首先,在接受信息处理、制作微课的师资能力培训方面,教师应主动转变思维,直面大数据时代特征、顺应“碎片化”潮流,积极运用大数据时代的各类载体。在了解个体的信息需求的同时,尊重学生个性化特征,充分整合各种教学资源,以学生最能接受的方式呈现最具价值的思想内核。思政教师上在线课可借助微博、微信、B站、知乎、抖音、头条等平台,搜集优质而又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提高学生对在线教学内容的关注度和吸引度。

其次,优化设计教学过程的培训可以从课程设计能力和课程资源的整合能力入手。课程设计环节清晰合理,再利用大数据时期的各种应用载体所提供的链接,能更高效实现教学内容的创新。以“短视频+讨论+小测+实操”的教学过程,更贴近当下高校生的心理特点。在线思政课的创新取决于思政教师对现代化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思政教师对繁杂信息进行去伪存真提取精神内核,也实现高校思政课能引领学生思潮,避免学生在信息浪潮中迷失自我。

最后,组织教学步骤和流程的培训是确保以上两个能力能顺利进行的关键。在线思政教师要想上好一门网络课,需提前熟悉所有在线教学流程。已经设计好的完整教学流程能得以顺利进行,靠的是教师的组织实施能力。这种组织能力不止体现在线上线下对学生的引导上,还体现在对知识点的解析及指导上。如果教师自身对平台各个模块功能不清楚,教学流程不了解,整个教学程序就难以开展。无论课程设计如何优化、教学内容如何有趣,都体现不出效果。这一方面的培训,需借助平台公司在开展在线课堂设计之初,就帮助教师掌握技术以便更好地利用平台。

(三)学校和平台提高技术支持,促进在线资源库建设

一门新的在线思政课程的建设不仅需要教师们能力储备和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还需要平台公司多方给教师提供技术支持,更需要校方自上而下提供硬件设备作为基础。例如,先进的设备、优化的网络环境、成熟的平台资源及完善的后台系统维护及运行技术支持等,这些方面缺乏考虑和筹备,对构建创新的在线思政课程将非常不利。从学校层面而言,可整合团队力量进行协同开发,整合优势资源更有利于探索开发富有校本特色的在线思政平台课程。

另一方面,平台公司给教师提供技术支持也可以形式多样,可通过平台的网络课程组织教师学习,也可以用面对面授课实操的方式,让授课教师熟悉平台软件模块功能及数据处理技术。此外,还可以通过建立QQ群、微信群、钉钉群等内部交流空间,解答教师运用平台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共享学习资源和工具,提供便利的微课制作渠道。平台公司后台服务所提供的培训课程,应该完整、清晰、易懂,培训的课程大纲也应完整体现课程目标、内容、活动、资源、工具、评价等。最后,学校的网络中心、信息技术中心专业技术人员,也可以从课程模块的开发上给予思政教师支持,或为教学数据更新在技术上提供支持。

(四)优化在线课堂设计,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虽然传统高校思政教师都具备授课能力、备课经验,但在线课程教学设计由于缺乏专门训练,效果还有待提高。构建一门优秀的在线思政课程,在优化设计上,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思考:设计目标清晰、环节明确的在线思政课堂;丰富在线思政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互动、参与度。

首先,思政教师们应学会系统化优化教学设计的方法,按照系统、完整的教学设计分解在线教学的一般流程和环节。在结合已有资源的基础上,整合其他优质的网络教学资源,形成课程知识体系的系统化。

其次,思政课教师应熟悉大数据时代下各自媒体平台,应跟进了解社会热点,掌握最新政策,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平台挖掘现实案例以充实教学内容。从案例教学中引导学生对现实问题、现象和事件进行思考,并通过理论的疏导激发学生对现实环境及理念深入思考并塑造三观。可以通过线上讨论、线下作业的形式,让学生按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也可通过在学生受欢迎的新媒体平台注册公众号或引导学生自主成立学生社团,用抖音小视频、直播讲座等形式,为学生对感兴趣的社会热点提供交流、探讨观点的平台,发挥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当然,在此过程需把握正确的政治立场,从实际出发严肃又不失风趣,以传递正能量为主要内容。

最后,提高学生互动及参与度可以从交互性的教育理论出发,明确学生为主,以问题作为导向,结合案例展开线上线下多方讨论,可通过在线课堂讨论、课堂实践、头脑风暴、课堂调查问卷展开。还应从理论与实践双方面展开,通过多平台多渠道同质问题引导、梳理的方法,从微课到微博、微信,全方面形成学习场。在使用大数据信息及各种自媒体小视频素材时,深刻思考如何嵌入思政课的基本知识和精神,以学生关注的现实话题出发,站在学生的视角,融入世界观、方法论及中华传统美德的思考。只有当整个在线思政教学过程中有多重互动,才能创建吸引学生的动态资源,让在线课程变得有趣起来是提高学生参与度与积极性的关键。

三、结语

在大数据背景下探索高校思政在线课程的创新模式,是当下时代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除了从现实出发,直面各种阻碍思政在线课程发展的困难之外,还需要政府、学校、公司更加重视,加大资金和研发人员的投入,建立更加便捷和完善的网络教育平台;高校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评价管理机制,规范在线思政课堂质量监控;开发平台的企业需要举办更多培训,帮助教师掌握技术以便更好地利用平台;思政课教师需要丰富在线思政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互动、参与度。只有政府、企业、学校形成通力合作,才能系统构建一门受高校学生欢迎的在线思政课程。

版权所有: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学生工作部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