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
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根据中央电化教育馆《关于举办第十五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的通知》(教电馆〔2011〕6号)文件精神,提高我院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继续发扬前两届学院多媒体课件大赛的优点,现决定举办第三届学院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具体事项如下:
  一、参赛人员范围
  全院教师(含双肩挑、外聘教师)。
  二、参赛项目设置及相关要求
  (一)项目设置及说明
  1.多媒体课件:是指基于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将图、文、声、像等多种表现方式有机结合,表达和传递教学内容,辅助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以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教学软件。可以针对某些知识点,也可以是一课时或一个教学单元内容。单纯的教学媒体资源不属于课件范畴。
  (1)制作要求:视频、声音、动画等素材采用常用文件格式;作品大小不超过700MB。
  (2)报送形式:以光盘形式报送,应易于安装、运行和卸载;网页形式作品可用通用Web浏览器浏览。如需非常用软件运行或播放,请同时提供该软件。
  2.网络课程:是指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教学活动的总和。
  参评作品应体现网络资源共享、互动交流等特性,帮助使用者进行自主探究、答疑讨论、协作学习等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并能够对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进行跟踪、评价与管理。
  (1)制作要求:将教学内容以多媒体形式表现在网页上, 即对教案中的文本、动画、图表、视音频等做合理的设计和布局;应满足在因特网上实时运行的基本条件,如: 安全、稳定和快捷等。
  (2)报送形式:在参赛作品登记表中注明课程网址,以及必要的用户名和密码等登录说明。
  3.教育教学工具类软件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设计开发的,支持或辅助学生、教师和管理者完成特定教育教学任务的工具类软件系统。包括课件制作工具、学生自主学习工具软件、教学平台、教育管理平台、教育教学评价系统、教育教学资源管理系统等。
  (1)制作要求:应具有明确的教育教学设计目标,符合教学需要和学习者特征,具有教育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应提供软件设计说明文档及使用说明文档。在目前主流的计算机环境中运行正常,满足安全、稳定和快捷的要求。应提交应用案例和使用报告。
  (2)报送形式:单机版以光盘形式报送,应易于安装、运行和卸载,如需非常用软件运行或播放,请同时提供该软件;网络版应在参赛作品登记表中注明平台网址以及必要的用户名和密码等登录说明,相关文档用电子邮件形式报送教务处。
  (二)评比指标
  1.多媒体课件

评比指标

分值

评比要素

教学设计

30

教学目标、对象明确,教学策略得当;
界面设计合理,风格统一,有必要的交互;
有清晰的文字介绍和帮助文档。

内容呈现

25

内容丰富、科学,表述准确,术语规范;
选材适当,表现方式合理;
语言简洁、生动,文字规范;
素材选用恰当,结构合理。

技术运用

25

运行流畅,操作方式简便、快捷,媒体播放可控;
导航方便合理,路径可选;
新技术运用有效。

创新与实用

20

立意新颖,具有想象力和个性表现力;
能够运用于实际教学中,有推广价值。



  2.网络课程

评比指标

分值

评比要素

教学设计

30

教学目标明确,内容选材适当;
教学策略合理,教学媒体选用恰当;
界面设计合理,风格统一,有必要的交互;
提供练习,具有学习评价与反馈功能;
教学过程完整。

课程内容

25

内容科学,表述准确,术语规范;
课程内容体系完整;
教学资源内容丰富,呈现结构合理。

技术运用

25

教学管理功能方便、实用;
具备良好的师生、生生交互环境;
媒体播放可控;
过程可控,导航清晰、明确。

创新与实用

20

立意新颖,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个性表现力;
运用于实际教学中,具有推广性。


  3. 教育教学工具类软件系统

评比指标

分值

评比要素

设计目标

10

设计目标和使用对象定位明确。

结构与功能设计

25

系统结构清晰,模块化程度高,交互性强;
功能设计满足教育教学需求。

技术性能

25

采用主流技术路线,程序运行安全稳定;
操作简便快捷,导航方便合理;
新技术运用合理有效。

人机界面
设计

20

布局合理、重点突出、风格统一、美观大方;
,交互操作符合认知习惯;
多媒体呈现方式合理快捷。

创新与实用

20

设计新颖,技术实现难度大,特点鲜明;
实际教学应用效果显著,有推广价值。


  (四)作品资格审定
  1.有政治原则性错误和学科概念性错误的作品,取消参评资格。
  2.杜绝弄虚作假行为。一经发现,取消参评或获奖资格。
  (五)作品制作
  1.资料的引用应注明出处。如引起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其责任由参赛作品作者承担。
  2.“多媒体课件”每件参赛作品作者最多不超过3人;“网络课程”、“教育教学工具类软件系统”,每件参赛作品作者最多不超过5人。
  3.不接受以单位名义集体创作的作品参赛。
  三、评审程序及要求
  (一)2011年5月20日前各单位自行组织预赛活动,推选出院级参赛人选,并将参赛作品名单(附件1)、参赛作品和参赛报名表(附件2)交教务处教学科,同时发参赛作品名单和参赛报名表电子版至chenxiaoli@gtcfla.net。各系(部)参赛作品不少于3件。
  (二)2011年5月30日前教务处组织专家对参赛作品进行初审,确定进入决赛的作品。
  (三)拟定于第15周举行学院决赛。具体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
  四、评审程序及评审委员
  评审委员将由教务处和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确定。
  五、奖项设立
  本次比赛设置一、二、三等奖,根据现场比赛结果确定各等级获奖人数。学院将统一为获奖人员颁发证书和奖金,并从此次参赛作品中推选优秀作品参加第十五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有关第十五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的详细事宜,请登录“大奖赛”网站(http://www.mtsa1998.com.cn)。

  附件:1.参赛作品名单
     2.参赛作品登记表

                            教务处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二〇一一年三月十七日

上一篇:关于公布2010年学生教学课件评比活动获奖名单的通知

下一篇:关于召开学院体育卫生工作会议预备会议的通知

关闭

Baidu
sogou